教研室简介 |
 |

1940 年的时候,教研室起初称为“电机工程学”。教研室的负责人为科学院副博士,巴浦夫 ю . А,后来进修为教授。教研室由 4 人组成,主要公共课程为“公共电力学”。在全体教研室的成员共同努力下,于 1943-1944 学年教研室人数增加到 8 人,其中包括系主任伯丽亚奇诺夫,实验员斯维力多夫及其他教师。于 1945-1946 年,除公共电力学之外,又开设了“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学”,成为实验室的主要研究课题,教研室开始深入研究电压稳定器。于 1946-1947 学年开设了用于“航空仪表”专业的“工业电子学”。后由伯丽亚奇诺夫设立实验及实践培训班。 1949-1950 开设了“飞机电力设备”的培训班和相应实验室。教研室改名为“电子工程学及电力设备”并在同年教研室吸收了丰富经验的教师及学者,如巴姆达斯及西尼参等人。从 1953-1975 年教研室由索科洛夫教授领导。
1953 年带领 5 个培训班及指导其它学院的毕业生答辩,同年教研室又创办了新的专业“航空电力及构造学”,除此之外,又开设了其它无线电技术等学科,少校卡库尼为此做出巨大贡献,后又开设“汽车设计”课程。 1958 年教研室教师人数增加到 25 人及 8 个其它服务人员。在 1959 年教研室毕业了第一批在“航空电力及构造学”的工程师。在 1962 年又新设立了“无线电技术设备的操作和设计”,在 1965 年开始命名为“电机工程学”和“电子学”。在 1965-1966 学年教研室配备了新的技术并创立了新的学科“飞行设备电气化”。在 B.A 乌斯基诺瓦教授的主持下全部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行操作。 1965 年开设研究生学位。 1975 年至 1980 年由Ю .M 赫拉 鲍夫 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开设“公共电工技术学”,“电工学和基础工业电子学”,“电气半导体仪器”,“无线电电子学和无线电技术设备”,“基础电工学理论”和“无线电基础设备基本原理”。 1980 年至 1985 年教研室主任重新由索科洛夫教授担任。 1983 年达维多维奇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着手于计算技术的深入研究。同时在教研室开拓了微处理器技术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课程“微处理器技术基础”。
1985 年至 2000 年教研室主任由葛鲁特金教授担任。在这段时间里教研室成立了两个科学研究实验室:онил № 16 电子工业的产品性能操作设备在微处理器系统的深入研究;онил № 17 电子工业产品制造过程的操纵系统和微处理技术计算应用的基本任务。因而教研室的主要学术方向变为电子工程学和微处理器技术基本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操作。
在 1988 年教研室命名为“微处理器系统,电子学和电工学”并培养关于“电子设备操作和设计”方向。 1992 年教研室成立了外语系。在副教授н . ф . 罗马诺维奇的领导下开设了英语授课。目前随着预科生的增多增加了针对专业的语言课程。已实施了毕业生用英语答辩。
从 2000 年开始教研室由别聂瓦林斯基 C. Б . 领导。教研室稳定发展具有主导工业企业及决定飞行员的密集接触器和科学的研究性组织。在原有基础上教研室和命名为 B.C. 谢美贺尼纳的自动装置科学研究所,〈里拉〉设计局,《谱里撒》科学研究所,НИЦЭВТ和国家科学计算机中心签定了关于创立分支机构的合同。在俄罗斯联邦专用计划“高等教育和基础课学的国家支持一体化”财政支援下,成功设立了教研室分支机构,附属俄罗斯航空科学系统分析学院。 为了加固物质基础,教研室配备了新的实验室设备和计算机技术装置,成立了教研室专有的图书库并吸收了不同学科的最高专家在教研室授课。其中有俄罗斯航空科学成员阿里斯多瓦 . 维达里亚 . 瓦西里耶维奇教授,巴普高瓦 . 尤利亚 . 撒拉马纳维奇教授,葛卢史基纳 . 阿列科散特拉 . 伊万诺维奇教授等。
随着教研室名称和基础学科方向的相应增加教研室在 2001 年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决定重新命名教研室为〈电子学和信息学〉。同时在学位论文会议上通过了文件 212.110.06 ,在专业 05.27.01 〈固态电子学,微电子学,毫微电子学和电子学在量子化的应用〉, 05.13.16 〈数学的制作模型,计算方法和程序系统〉和 05.13.18 〈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博士 和副 博士的毕业答辩。
|